48个日夜 ,熊猫血先心病患者在沪成功获救!
来源 : 本网 发布时间 :2023-07-08
“谢谢,真的非常感谢你们!”6月29日,是新疆“熊猫血”先心病患者吐尔逊古丽(化名)出院的日子,她笑容满面,向医大医护人员表达真挚的谢意!至此,一场特殊的爱心接力救治在医大画上圆满句号。
2023#一:胆囊炎治疗· 意外发现先心病
45岁的吐尔逊古丽来自新疆克州阿克陶县,是一名幼儿园教师。5月13日,她和“心动阿克陶——新疆先心病公益救治行动”中的其他9名患者一起来到上海医大医院接受公益手术救治。和别人不同的是,她是一名特殊血型先心病患者。
2023年1月,她因胆囊炎就诊于当地医院,住院期间查心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因其血型特殊,为罕见的A型RH阴性“熊猫血”,加上当地医疗条件限制,导致吐尔逊古丽未能顺利接受手术救治。“医生说心脏手术风险很大,而且就算可以去其他大医院手术,也要面临术前备血的问题,没有血源,就不能手术。”她只能从医院回家。
2023#二:“心动阿克陶”· 抵沪公益救治
四处求医的日子,让吐尔逊古丽和她的爱人心灰意冷,在万分焦急之际,当地政府部门与上海医大医院联合开展的“心动阿克陶”先心病公益救治项目给他们带去“心”希望。
“来到上海医大医院,我很开心!我终于有救了!”怀着激动的心情,吐尔逊古丽与其爱人跨越万里抵沪,他们感觉这一切就像做梦。
其实,这次来沪接受救治,吐尔逊古丽并没有把真实情况告诉两个孩子,她不希望他们为自己担心,产生心理压力。“在医大等待手术的日子里,我真的很想念他们!”
2023#三:寻找“稀有熊猫血” · 竭尽全力护航
需要开胸手术治疗;稀有A型RH阴性“熊猫血”,术前需充足备血;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指标为65g/L(成年女性正常值为110-150g/L)......根据患者现有病情,医大医院启动院级会议商定手术方案。
医大医院心外科李保军主任介绍,“术前备血是关键,第一是满足术前输血,将患者血红蛋白提高到100g/L以上,提高手术耐受力;第二,防范术中出血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必须先备血,才能进行手术救治。且患者血型为稀有熊猫血,更需提前备血,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
同样面临稀有熊猫血的血源难题,医大医院并没有轻易退缩,积极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紧急招募A型RH阴性“熊猫血”捐献者,竭尽全力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得知同一批来沪救治的先心病同伴已陆陆续续康复回家后,吐尔逊古丽默默留下了眼泪,“难道这次又做不成手术?我该怎么办呢?”她与爱人再次陷入困扰中。知道情况后的心外科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走进病房,通过积极沟通调整患者心态,消除他们的顾虑。
2023#四:集体献爱心· 手术圆满成功
“熊猫血”血型稀有,但爱心从不缺席。随着“紧急寻找‘熊猫血’捐献者”求助发布,一场爱心接力展开。医大医院收到许多热心市民的关爱致电,更有广大“熊猫血”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大家共同为生命守护献出一份力量!
稀有“熊猫血”捐献者成功招募后,心外科医护团队立即联系手术室、输血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按照制定的麻醉方案及危机处理方案,为吐尔逊古丽实施“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患者状态平稳、恢复良好,第3天便从ICU病房转回普通病房。
康复后,吐尔逊古丽又重新拾起往日的笑容,“我真的太高兴了!谢谢医大医院,真的非常感谢!”她与爱人对医大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可以再次重返校园,继续培育祖国的花朵,吐尔逊古丽的“善意谎言”终得圆满。
心外科李保军主任表示,“此次特殊熊猫血先心病患者的顺利救治,不仅仅有医大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支持,更有广大热心群众的暖心参与,捐献热血,以实际行动为稀有血型患者的安全用血撑起了希望的蓝天。”
曾经那个缺损的心脏,如今被开心、激动和感恩填充。从新疆到上海,在这条跨越5000多公里的“心路”上,见证了“沪新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今后上海医大医院心外科将不断提升诊疗技术和水平,不断优化护理服务能力,热情待患,真情暖患,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和放心。
# 医大系列救心项目 #
上海医大医院自建院起,与众多社会慈善机构合作,已开展“幸福心动”、“心动亭城”、“心动巴蜀”、“天使之旅”、“情暖春苗”、“暖心怀化”、“菏泽暖心”、“心动阿图什”、“心动阿克陶”......等先心病患者公益救助项目,救治全国各地先心病患者。其中,与福建省慈善总会携手合作的公益项目——“心动八闽”、“情暖春苗”荣获首届“福建慈善奖”——优秀慈善项目奖。未来,上海医大医院期待与更多的爱心机构一起,共同守护先心病患者的“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