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实力再获认可,2023我院心脏手术量位居上海前列
来源 : 本网 发布时间 :2024-02-07
近日,据“上海体外循环学会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本市开展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23家医院中,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简称心外科)2023年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量(CPB)达650例,位于第六位,心脏手术总量更是高达819例,跻身前十名,引发业界赞誉,标志着我院心脏手术技术实力和规模水平达到了相当高度,心外科专业跨入了上海市该领域的前列。
近两年来,我院心外科保持着快速发展势头,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手术量逐年上升,患者覆盖全国各地,成为百姓名副其实的“心脏守护者”。
量变到质变
精湛技术为“心灵”把关
心外科前身系远大心胸医院心胸外科,于2022年6月整建制迁至医大医院,科室在保持传统技术优势的同时,在短短1年多时间里不断创新和发展,成熟开展各类心脏大血管疾病手术新技术,包括微创心脏瓣膜外科手术以及微创小切口复杂先心病手术。无论是手术技术,还是手术成功率,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且仍是一个在不断高质量发展的学科。
近年来,对医大心外科来说,不仅仅是手术量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技术上也迎来了新的飞跃。2022年11月,我院心外科启用杂交手术室成功完成一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一站式”杂交手术,挽救一名重症先心病患儿生命。该手术技术难度高,手术操作复杂,风险大,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医院能够成功完成;2023年9月,心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仅2月龄、体重5.5kg患儿实施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及卵圆孔缝闭术,标志着我院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上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现在我们除了心脏移植外,几乎所有的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都在开展,包括先心病微创小切口手术和介入封堵术、胸部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冠心病搭桥术、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手术、房颤外科消融术等优势项目。”心外科主任李保军介绍道。
而在2024年的新年伊始,心外科李保军主任团队又顺利完成上海首例纯食道超声引导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植入术,开启了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可降解”的新纪元!
学术引领
助力专科发展迈向新高度
在开展新技术,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上海医大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在李保军主任的带领下,非常重视业界学术交流。2023年4月,心外科成功举办“医者大成 美力相瓣 ”心外科学术研讨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家医院、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2023年12月,心外科12人共同应邀出席了AATS Foundation在上海召开的心脏瓣膜国际研讨会,与全球心外精英共同探讨心脏瓣膜疾病新研究和治疗进展。
高端设备助阵
优质诊疗新突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达到高效精准的诊疗除了医生拥有拔尖的专业技能外,也离不开高端设备的助力,心外科配备了GE128排CT、GE全数字血管造影机、进口呼吸机、ECMO(体外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机、监护仪、脑氧监测仪、肺功能仪、主动脉球囊反搏、科曼胸腔镜、全套进口心胸外科微创治疗系统等高端设备。在超前设备的加持下,不仅实现了手术量的大幅度增长,更在手术过程中最大限度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手术成功率达99.5%。这展示了我院心外科强大的技术实力,以及麻醉科、体外循环、重症监护科、心血管超声科、放射科等相关学科雄厚的技术水平。
上海医大医院将一如既往地秉承“以患者为中心,医学服务至上”的宗旨,用高精尖技术为患者带来医疗福祉和保障,愿更多患者能受益于医大的卓越医疗技术,为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