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爱心汇聚丨中外联谊会让先心病患儿“心愿”绽放
来源 : 本网 发布时间 :2025-08-20
8月17日,一场跨越文化的爱心对话在上海医大医院温馨启幕。上海美国学校师生代表,医大医院特需/国际医疗中心、心脏中心、儿科的医疗专家与来自西藏、四川等地的先心病术后患儿及家属齐聚于此,通过“心愿墙签到”“文化互动”“公益捐赠”等环节,传递着社会公益的温暖力量。
医者仁心,全周期守护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我国儿童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心动工程·点亮心希望”暨“先心病患者公益救助全国行”项目(简称“心动工程”)自2008年开展以来,深入全国各地500多个县(市、区),筛查200万余人次,帮助10000余名先心病患儿重获“心”生。2022年起医大医院成为该项目核心单位,建立“筛查、救助、治疗、术后关怀”于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持续助力各族先心病患儿重回健康。
“手术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医大医院吴志松副院长在致辞中强调,“我们发现,许多先心病患儿术后虽生理指标稳定,但因长期治疗、营养不足或心理压力,易出现生长发育滞后问题。因此,医院儿科医疗团队通过生长发育评估、营养状况分析及心理行为测评,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确保患儿术后能同步追赶同龄人成长轨迹。”
童心同行,爱心共筑
上午9点半,“心愿墙签到”环节拉开活动序幕。墙上贴满10余名患儿手写的小心愿——“想要一本《哈利波特》”“希望有一个会说话的毛绒恐龙”……这些朴素的期待,早已被上海美国学校的师生们悄悄“解锁”。上海美国学校带队老师介绍,“过去一个月,学生们不仅收集了患儿的心愿,还排练了节目、准备了礼物。他们说,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告诉患儿:‘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上海美国学校的师生们向先心病患儿捐赠了书包等爱心礼物,沉甸甸的包裹里满是温暖。紧接着,一场场精彩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藏语合唱《花开并蒂》,歌声里满是朝气;演讲《我爱我的祖国》字字恳切;上海美国学校学生带来的小提琴表演《卡农》悠扬婉转,让现场沉浸在温柔的氛围中。
用“双向治愈”书写公益温度
最动人的,是贯穿全程的“双向治愈”。联谊互动环节,大家围坐在一起,藏语、中文、英文在唇齿间流转,成了最特别的交流暗号;有人教画画,笔尖在纸上勾勒出五彩的世界;一对一面对面谈心,陌生的距离在轻声细语中渐渐消弭。当藏族舞《锅庄舞》的旋律响起,全员起身参与,这个上午的每一刻,都在诉说着最朴素的真理:爱,从来不是居高临下的施与,而是并肩而立的陪伴。
从“心愿墙”到“微实现”,从“文化互动”到“长期陪伴”,从“仪式”到“长效”让爱持续生长。正如医大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李保军主任所言,“用医疗的专业守护生命,用公益的温度滋养成长。未来,上海医大医院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让更多孩子在爱与希望中,重获飞向蓝天的力量。”